校外培训机构要严守疫情防控规矩

更新时间:2025-08-26 06:28:01作者:王石川

  据报道,1月23日起,北京市中学学生不到校,学生期末工作全部在线上完成,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暂停。国内一些疫情相对严重地区也都有类似规定。

  显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教育系统的各地各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相比较而言,教育系统的防控压力甚大,由于各地寒假时间已经陆续开启,要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防控意识,特别是确保孩子过一个安全的寒假,实属不易。

  以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为例,不少地方已经要求暂停,但是培训机构会否落实?如果跟监管部门“捉迷藏”怎么办?如果培训机构执意开展线下培训,必然带来人员聚集,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故此,有关部门下发通知,寒假期间所有培训和活动也一律暂停,是有道理的,也是必须执行的。但是,一些培训机构不愿乖乖配合。据报道,某知名培训机构上海学校发布的《寒假疫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称,学校会根据学员人数错峰错时安排场次和班级人数,学校将实施“封闭式”管理,除学员和校区老师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校区。此前,另有培训机构称,1月23日的线下课程继续,上课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一人一座,家长不进校区。还有一个案例是,22日,上海市徐汇区的家长关女士发信息询问孩子就读的培训机构老师,第二天是否仍照常上线下课程,老师回答说,“明天照常上课的”。

  该如何对待这些“顶风”之举?对那些阳奉阴违、拿禁令不当回事的的培训机构需依法依规处理。毕竟,疫情防控是大事,不能麻痹,如果培训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无视有关规定,坑的是孩子,也是自身,影响的是防疫大局。

  基于以往教训,规束校外培训机构不能停留于发通知,有关部门应主动走出办公室,通过暗访等手段真正查看培训机构有无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家长也需要自觉配合,别贪图一时之“利”而无视孩子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家长比较顾全大局,比如有家长之前就安排了女儿寒假期间的培训课程,由在收到学校的相关通知后,便迅速与机构协商,将为女儿报的书法班和小提琴班课程退掉了。退还是不退,应该由家长和培训机构协商。而根据去年上半年的经验,也可由线下转为线上。有的培训机构发布通知,称将部分线下课转为线上课,并暂时取消家长旁听。

  更应该看到,确保孩子过一个安全的寒假,不只是叫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活动那么简单。1月11日下午,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咨询视频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参加咨询。专家们认为,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及健康状况监测,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寒假居家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注意保暖避寒、科学运动;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寒假期间不跨省旅游。诸如此类的建议,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听得进、落实好。

  其实,无论高校还是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只要做好分内事,严格落实守土尽责等要求,便能减少相应的风险。而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长更需从孩子的根本利益、最大利益出发,尽力克服困难,涵养孩子的健康素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安安稳稳地享受寒假生活。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想责任不虚置,则需每个人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强化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我们才能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