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必须签约工作?高校硬性要求徒增“毕业之殇”

更新时间:2025-08-26 06:34:01作者:胡珂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不准高校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通知引发社会热议。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大学是无数莘莘学子踏入社会的重要前站。毕业之际,无论就业、升学深造,还是创业、待业等,都应该是学生自主决定的发展路径,毕业生多元化的人生选择也是促进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然而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亮眼的毕业数据,却通过扣发毕业证、强制安排工作等方式要求毕业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又称“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给不少毕业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毫无疑问,这种为了工作任务的完成而无视学生的人生选择的做法,反映了学校功利化、短视化的问题,也脱离了教育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严格来说,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分属于民事法律与劳动法律的适用范畴。就业协议是一份民事约定,可以理解为毕业生与企业双方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的前置程序,签订就业协议后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互相约束以及学生档案、户口等个人资料流转、办理的程序畅通。

  无论订立民事约定或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或三方基于自由意志下的自愿行为是最基本的成约前提与合法性保证。对于任何违反个人意志的签约行为,都无法作出合法性认定,高等院校的强迫或变相强迫的签约要求,无疑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法律隐患,同时也会因学生非自愿情况下的签约而导致大量合同违约情形发生,给学校的就业声誉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对毕业生个人而言,在学校的“威严”压迫下签订了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后,普遍存在因其个人想法的改变,在尚未入职前或较短时间工作后就立刻离职的情况。在就业协议的约束下,可能导致学生个人承担较高违约金的责任,对于北京、上海等落户门槛较高的一线城市毕业生而言,就业协议的随意签订也可能会导致其丧失最直接获得落户资格的机会。对于刚刚参加工作就离职的毕业生,也会对个人再就业的背景调查、诚信考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高校强迫毕业生签约工作的现象,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涉及多主体、多因素的管理问题,还需从以下三点为着力点加以解决。

  其一,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学校要坚持合法底线,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毕业前夕,学校应当与毕业生积极沟通毕业选择,不做超限度压迫性、倾向性引导,不设置毕业障碍,不触碰法律底线。此外,可以通过开办讲座、播放宣传片、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开展针对毕业选择的多维毕业宣导,分析不同选择的未来发展前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作出适合自己的毕业选择。

  其二,改变高校“唯就业率论”的考核方式与社会评价认知。未来,应通过考察高校具体的就业质量、学生个人选择的实现程度等多维指标实现考核管理,减少纸面就业率与学校经费、调整学校专业增减等问题的挂钩程度。

  其三,教育管理部门要落实对毕业数据真实性的实质检查,对明显不合理的就业数据采用点对点问询方式明确检查结果。此外,公众监督也是重要管控路径,可以通过开展政策宣传,积极引导知情民众提供事实证据,让高校不敢造假。

  总之,唯有通过行政与民众的双重作用力,才能保证高校提供的都是“拧干了水”的真实就业数据。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