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眼界决定学校办学格局

更新时间:2025-08-26 06:30:01作者:凌宗伟

  最近我到一些学校参观,常在校园宣传栏里看到校长给学生作时事报告的照片。校长给学生作报告本是分内事,但在应试倾向较为明显的社会大氛围下,校长亲自为学生作时事报告显得与众不同,值得深入思考。

  我当校长时经常提醒老师,如果只关注自己的学科教学,很难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甚至也难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称职的教师要跳出学科看学科,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同样,合格的校长不能只囿于学校看学校、囿于教育看教育,因为学校是特定生态下的学校,教育则是特定生态下的教育,而且是为未来社会服务的教育、为人的美好生活奠基的教育。称职的校长要站在特定的社会生态下看学校、看教育,否则不可能将学校办好。

  都说校长要努力成为教育家,或者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教育家?有教育专家指出,哲学家不读教育学,不影响其成为杰出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不研究教育学,并不影响其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但作为教育家,如果不研究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脑神经科学等,永远不可能成为杰出的教育家。我以为,此言极是,我们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因为“学校在窗外”。

  学者黄武雄在《学校在窗外》一书中说:“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如果只囿于学校管学校,囿于教育看教育,势必“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而制约学校的发展,更不可能引领学校师生“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那又怎么可能站在民族振兴,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提升个体习得与创新的能力,为民族、国家走在国际前列贡献力量呢?

  正因为今天的校长事务繁杂,各种要求与压力与日俱增,因此更需要意识到“学校在窗外”,有意识地将学校与周边环境、国家变革、全球趋势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自己全面观察、全方位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不断提醒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教育者,更是一名学校管理者与领导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学校的师生员工,乃至学校的办学定位、运作模式、办学绩效。只有校长眼界宽广了,才可能在正视国家变革、全球趋势与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育形势,正确理解教育价值,积极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把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政策,领会“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具体的学校管理中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之要求。校长也要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校的师生员工,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感受到教育魅力,这样学校才有可能坚定目标,奋勇前行。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本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培养人的事业。因此,学校教育唯有推开那一扇扇关闭的窗,让师生看到外面真实而纷繁的世界,让窗外新鲜的空气流进来,将个体经验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达成教育目标,实现教育价值。一位具有专业能力的校长,需要有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对“窗外事”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一言以蔽之,校长的眼界关乎学校办学格局。

  (作者系江苏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