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办学体系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更新时间:2025-08-26 06:23:02作者:陈超凡,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生产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高等教育应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办学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奠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条件及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以来,我国处于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现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3年的60.2%,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进入普及化新阶段。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2012年至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2022年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人才红利正在逐渐形成并不断显现,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性工程。新时代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和一大批优势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创新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了强大动能。

  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并服务新发展格局,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聚了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70%以上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服务“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参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C919大飞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有力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有可为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中承担重要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有可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力资源专业、规模、结构、层次等维度的需求变化,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情况,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增设与新质生产力关联度高的专业,积极发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协调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将科学前沿知识、数字化素养、最新行业技术等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引入教育教学内容,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突出有组织科研,统筹抓好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全面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加大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力度,着力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理论问题。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高等教育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统筹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大力推进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练就足以支撑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角色转变的硬核实力。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基本形态。高等教育要深化数字化技术研究和运用,推动数智技术广泛运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充分释放创新力,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应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深化与大中小企业产学研用合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服务机制,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要主动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聚焦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供给,驱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评价是“指挥棒”,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导向,把科技成果转化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作为人才评价、项目申报、职称评聘、成果评奖、绩效分配等的重要衡量指标,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作者:陈超凡,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