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的课堂搬进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5-08-26 06:12:01作者:金永伟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经发布,就在全社会引起了热议。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保存研究和展示中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博物馆进入校园,使青少年面对面感受文化遗产之美,并从中获得宝贵的文化滋养,这是社会公众由来已久的期盼,教育界和文化文物界的互动探索也已有时日。送展览进校园、利用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等,近年来的一系列实践虽有亮点,但受制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系统性顶层设计的缺乏,难除隔靴之痒。此次《意见》的发布,各项措施直面问题精准拆弹,令人耳目一新。

  《意见》在各地的落地实施,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需要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指导,需要教育部门和文化文物部门的协调配合、组织实施,也需要社会和家长的观念转变。

  供需精准对接是前提。《意见》提出,要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博物馆是社会教育资源的供给方,要主动按照《意见》要求进行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据统计,2019年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535家,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4929家,举办展览约2.86万个,教育活动近33.46万场,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正在告别以往深藏闺中的神秘色彩,越来越以鲜活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需要文博单位改革创新现有的管理思路,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教育功能,在展览设计、陈列展示、宣教讲解、馆舍空间利用、延伸服务、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整,丰富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内容;中小学校要积极主动地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博物馆藏品、展览、宣教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师资队伍是关键。博物馆资源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建设一支既熟悉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又兼具历史文化素养、掌握文物博物馆宣教特点的师资力量是成败的关键。博物馆行业长期从事社会教育工作,虽有一套成熟的宣教工作模式和方法,但对于课堂教学却是“门外汉”,平时组织的各种活动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中小学校教师对于博物馆的藏品、展览及宣教活动也很难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将博物馆的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地融合,首先是学校教师与博物馆研究及宣教人员的交流合作,有机衔接。要将这种合作贯穿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课后学习效果的评估监测中,都要实现两支专业化队伍的紧密合作。

  保障安全是底线。无论是将课堂搬进博物馆,还是将博物馆搬入校园,都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要守住课堂安全的底线。博物馆的教学场地相对于学校课堂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场所。组织中小学生进入博物馆学习,要重视做好往返交通的组织、了解掌握博物馆场地设施、采用崭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切实保障课堂的教学安全。要守住博物馆藏品安全的底线。文物藏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将博物馆藏品和展览提供给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需要系统地加强博物馆安防设施的配备、宣教场地的改造、应急预案的制订、管理人员的培训。

  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联手,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次有利契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有益举措,我们有理由期待,此次《意见》的出台必将结出可喜的硕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