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多元美育之声

更新时间:2025-08-26 06:11:02作者:周晓凡

  朗读是将静态的文学艺术转化为富有审美情感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大学校园进行经典文学作品朗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帮助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审美情趣,体味到善的感动和美的享受,并将其化作内在动力完善人格。

  朗读带来的审美体验首先就来源于文本之美,经典优秀的篇目正体现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质朴美,可以通过文字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打破时空桎梏,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并对不同时期的审美和创作带来启迪。应当引导大学生在如今复杂多元的文学环境中亲近经典、研读经典,启发他们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并从中体味文学艺术家的情思,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

  朗读把基于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表达,使文字语言具有了直观的声响,而这触动人心的声响并非纯粹的还原,也不是简单的模拟,而是朗读者对文学艺术家创作时的际遇、情感的仔细揣摩、体味和创造。

  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由一个人单独朗读,也可以是群体的齐读;针对一部作品,可以选择完全齐读,也可以选择领读、齐读、分组读的组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分角色朗读……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美。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美感体验,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丰富的形式美带来的不同美感表达。

  朗读是声音的表达,与音乐之美是和谐共融的。因此,将朗读与配乐融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激荡。除此之外,朗读还可以搭配图片、视频甚至影视作品,将文字、声音、图像三者结合,将静态美与动态美充分融合,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美的愉悦。

  朗读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各类高校,因为青年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审美情操,他们的和谐品德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提示各类高校在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增加文学经典作品研读和经典作品朗读训练相关课程,更需配备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应不定期举行朗读比赛,针对不同主题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并选择其中的经典作品进行跨专业跨学校展演,更应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优秀作品向社会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拓展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讲师)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