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持续推进

更新时间:2025-08-26 06:00:02作者:未知作者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新高考正式落地

  2020年,新高考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正式落地实施。这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第二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

  生源角度看,这四省市的情况略有不同。北京、天津、海南的考生数量相对较少,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分别约为5.9万、5.6万、6万;山东考生规模较大,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55.99万,位居全国第三名,山东生源质量也比较高,因此备受关注,成为此轮高考改革的关键地区。

  在新高考改革的总体框架下,第二批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四省市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在细节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于高中生学业等级考试的赋分方式,北京和天津采用了“三分一段”,考生人数较多的山东采用了区分度更高的“一分一段”,海南则继续延续其运用多年的标准分。外语考试次数方面,北京、山东仅仅在听力部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而天津、海南则是提供两次完整的考试机会。

  浙江调整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一次对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原方案进行了系统性调整,对之前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例如,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增强考生分数的区分度;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2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尽可能确保公平。同时,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也坚持了原方案中的一些措施,如保留了3+3的选科模式等。

  继续推行大类招生

  新高考改革地区均以专业为核心进行志愿填报,为保障录取工作,导致各高校不得不合并专业,进行大类招生,以确保生源充足。大类招生,无意间推动了大类培养与通识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展开。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就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这是我国大类招生的先声。

  实施新高考改革后,越来越多高校开始采用大类招生的方式。以浙江为例,2020年拟在浙江招生的1023所本科高校中,有326所采用了大类招生,占比将近1/3。

  然而,不同层次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的比例差异较大,高水平高校采用的范围更广。2020年拟在浙江招生的高校中,90.48%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采用了大类招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这一比例为67.35%,而采用大类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仅有23.9%。

  综合评价中高考权重增加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是一种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综合了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等。早在2011年,浙江省就开始尝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一种重要探索,综合评价招生正在稳步推进中。近十年来,综合评价招生的实施范围逐渐扩大,参与高校所有增加。但整体来讲,这两年综合评价的招生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综合评价招生推进的进度也有所不同。在最早实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上海、浙江,综合评价招生规模近两年变化不大,较为稳定。在今年新高考落地实施的山东,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数量保持不变,整体的计划招生数量达到了1880人。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各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规则中,高考成绩占比明显提升。据统计,在上海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各高校,高考成绩占比普遍从2019年的60%提高到了85%,在浙江、山东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部分高校,高考成绩占比也达到了85%或70%。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