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形成高招“从医热”为时尚早

更新时间:2025-08-26 05:40:02作者:冰启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高考学生对医学专业和从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媒体报道,不少优秀学生因敬佩“抗疫英雄”选填医学相关志愿。一名选择预防科学的考生在被问及专业选择原因时回答:“亲眼见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感受到医学的伟大,而预防医学作为未雨绸缪的学科,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在“强基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中,报考医学院校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有评论据此称,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出现“从医热”,并认为“从医热”早有苗头。平心而论,从媒体报道提供的信息,以及各医学院校、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看,还尚难断言已经出现“从医热”。尤其是今年,考生刚完成志愿填报,各医学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需要到8月中下旬才知道,现在就说高分考生报考医学专业踊跃为时尚早。不过,期待出现学生“学医热”“从医热”,却是较为真实的社会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希望有更多优秀人才从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不是扎堆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

  近年来,每到高考季,香港地区和内地的“状元”们的专业选择都会被拿出来对比一番。2017年,6位香港“状元”(指在中学文凭考试DSE中,7门科目成绩均为5**的考生)全部选读医科。2019年,香港12名7门科目5**的“状元”,有10人表示想学医,7人选择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在2014至2019年间,医学连续6年成为香港大学招生成绩中位数最高的学科。而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1977至2016年,我国内地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仅1.31%选择了学医,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中,无一人选择医学。2017年内地高考“状元”中,只有1人选择医学。

  不可否认,北大医学部、复旦医学院等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还是很高的,远超过各省市的一本线,但与北大、复旦等校的其他“热门”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分数仍算不上高。医学专业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远不如经管专业,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一些学生受医生抗疫事迹的影响而做出学医、从医的选择,让人心生暖意和敬意。但选择学医、从医,凭一时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内医学院被并入一些综合性院校,当时曾有人认为,医学专业纳入综合性院校一起招生,可以提高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由此提高生源质量。然而事实是,医学专业成为需要调剂才能招满的专业。究其原因,不少报考综合性院校的学生并没有学医的兴趣,按照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又不得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显然不利于医学人才培养。随后,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些问题,将医学部(医学院)按独立的招生代码招生,以招收真正有医学兴趣的学生。

  要真正形成“从医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职业兴趣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从小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此外,有必要持续优化医生工作环境,推动医患关系的切实改善,给医生这个职业以社会尊重和应有保障,以职业本身的吸引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作者:系教育研究者)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