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的好诗词名句!形容近代中国的诗句

更新时间:2025-10-15 03:46:26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近代历史上的好诗词名句!形容近代中国的诗句 近代中国的诗句:形容近代国家的诗歌

1、《论语·子罕》

(1)孔子的“学不可以已,知不能也”是他的训戒。

(2)孟德斯鸠在《劝君上梁山》(一)

(3)屈原在〈离骚〉中说:“夫天下之忧而忧者,民乐乎?与民生无关。”

(4)李白在《登高》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

2、王昌龄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反映了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3、“三毛”(鲁迅)的短片集——《呐喊》、《彷徨》。

4、“茅盾”、“钱钟书”的名著和散文;

5、郭沫若的杂剧《红楼梦》(三);

6、巴金的寓言故事,《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

7、冰心、周恩来、朱自清的名着,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四)。

8、林则徐的文章,包括其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艺著作。这本丛书有两部代表作:

1《中国革命史》

2.《孙中山七十二条建议》

9.***《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简析]

《论语·子罕》是孔子的“学不可以已,知不能也”的训戒。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孔子认为学习是天道之教,应以礼治国;二是孟德斯鸠认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百姓所作的事情必须遵守法纪。”(三)

[分析]

《论语·子罕》中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观点有:

(1)“仁、义、信为先”,是说儒家的思想与中国传统道德相一致。儒家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髓之一。《论语·子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篇目。它对儒家的理论阐释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李白在他的长篇文章中,提出了“人无我有而天地亦不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能克己则安然”“万里长城,始于足下的辩证法”。

(2)“兼爱”即兼爱。兼是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兼顾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兼顾国家与民族利益。

(3)“博闻强记”(传诵佳句)。古往今来,人们对某一事物有着独到见解。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公元前770~前780年)就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后世称颂他)

(4)“明辨是非”(辨别善恶)。清代王阳明的名著是《聊斋志异》。作者张旭写的是有关生活细节的文章。小说以人物形象、情节起伏、事件发展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现实情况。

(5)以人为本。“人贵自重,自省才能存乎荣辱”;刘禹锡写的是一篇寓言故事。诗歌以抒发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为中心,写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五)鲁迅

1.***同志的文学创作特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开创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