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心得:好榜样坏榜样孩子都会学

更新时间:2025-08-21 10:52:15作者:三水老师

小孩子天真无邪,模仿能力强,判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极其薄弱,往往认为大人的言行是正确的,是可以学说学做的。因此,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要时刻保持榜样性,切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比如,夫妻双方的交谈要注意不带口头禅。孩子虽然没有进入语言氛围,但家长漏出的一句口头禅,也许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孩子学得“好玩”“聪明”。一些孩子还没上学就掌握了一些不文明语言,养成了一些不文明习惯,正是父母不正确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有的家长领孩子进校园进行新生入学注册,因个人急办私事,不讲秩序,插队抢先;带孩子参观校园,孩子折摘花草不加制止,反而帮助选择;平常到校跟老师沟通,不但抽烟,而且乱扔烟蒂;带孩子进公厕方便之后不及时冲洗等。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这里的教育自然包括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责任就是配合学校教育,自觉担当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需要更新一个观念,不能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是由老师教育的,不能一味强调老师的教育责任,弱化或推卸家庭教育的义务。

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有道理的,从母亲十月怀胎,再到孩子呱呱坠地学喊爸爸妈妈,学走路、学喝水吃饭、学常见事物的认知等,就是家庭教育的起始内容,就是对孩子进行言行启蒙与训练。6周岁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应当有“小大人”的样子了。再从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看,小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加上双休日、节假日在家,接受老师教育的时间明显少于父母。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就会抵消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榜样的力量要持续发力、有效发力。

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好习惯坏习惯影响都挺大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的习惯很多,父母与老师要共同培养与校正。如,按时就寝起床的习惯、读书写字的习惯、走路靠右行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等。

为您推荐

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应该教会他们什么

孩子上了幼儿园,一般都是开开心心地玩耍,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园,会开展一些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超前教育,有的家长竟然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很欢迎这种做法。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高兴得太早了,幼儿园开展超前教育的很多危害要到小学才出现。

2025-08-29 08:15

如何推进幼儿园所课程建设

近日,教育部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将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2025-08-28 08:04

孩子被幼儿园老师用胶带粘嘴?

12月25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市北区嘉乐幼儿园有孩子被老师用胶带粘嘴,并关保安室”,该事件受到家长和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事后者联系到了该幼儿园的王园长,了解事件经过及处理结果。王园长称,事发后公安机关已经介入,在调查后出具了调查结果,证实幼儿园并没有违法

2025-08-27 08:09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管理升华

对教师自我管理的解读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的理性思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于教师的自我管理有不同的认识:“教师的自我管理表现在对自我发展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约束、激励、反馈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师是专业发

2025-08-26 08:04

幼教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教养

同事老刘的女儿乐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每次考试成绩都稳居全班第一,弹琴、跳舞、书法等特长都能在公共场合一展身手,令老刘十分有面子。每次提起女儿,老刘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2025-08-25 08:14

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活力,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责任。人们常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孩子的问题如此重要,那么做家长的确实就不可掉以轻心了。但是教育和培养好孩子是一件花时间费精力的复杂工程,所以家长们必须具

2025-08-25 08: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