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教育呵护孩子心灵

更新时间:2025-09-04 08:15:17作者:李一老师

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忧虑、失望,烦躁、冷漠、自卑。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

一、了解孩子可能表现的不良性格

1、自卑心理

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时,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自卑感便油然而生。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忧伤,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性格孤僻,不爱交际,畏缩胆怯,做事缺乏信心。

2、猜疑心理

父母离异、家里缺乏温暖的环境,母亲又整天忙这忙那,使孩子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否还爱我?小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心灵深处有这样的想法,会让孩子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种种不和谐的因素。

3、逆反心理

原来的三口之家,很快乐,很温馨,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父母离异后,随着自卑心理及猜疑心理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渐渐形成,一直很听话的她(或他),有时会没有理由地抗拒妈妈、小朋友的要求,产生对抗行为。

4、补偿心理

父母离异,孩子在物质上、精神上都遭受损失,这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对其他孩子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羡慕心理,希望重新获得爸爸妈妈的关爱,希望像过去一样,重新获得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这就是补偿心理。

二、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思想认识,调整好情绪,以此来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会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后反而会怨恨父母。父母的角色不可能在夫妇一方同时存在或实现。作为单亲家庭,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予孩子跟对方接触的机会,以弥补爱的缺失。

为您推荐

2025年幼教业面临新风口怎么办

预计2025年我国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普惠园将占到八成左右

2025-09-08 08:01

北京将深化中小学学区制改革 鼓励教师跨校

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学区治理体系,搭建学区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对在学区内跨校任职任教的干部教师予以奖励激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提出将深化中小学学区制改革,加大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校

2025-09-06 08:18

幼儿早期教育真正的价值

谈起幼儿早教,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尤其是80、90这一代的新晋父母,思想更开放超前,同时更加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那么什么是早教,早教到底需要做什么呢?其实还有很多家长没有概念,马云说过,未来的孩子比拼的智慧和体验,而这也是早教所推崇和能够带给孩子的。

2025-09-05 08:16

另一种可贵的教育是让孩子受点气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教育孩子亦是如此,那种完全赏识而没有惩戒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也会害了孩子!

2025-09-05 08:02

皮小孩的习惯养成从签合约开始

儿童大脑研究专家费尔?麦格罗博士(PhilMcGraw)有一套儿童契约理论,内容是父母可以和孩子签署一份合约。在合约裡,父母可以写出他们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没有做到,又会有什么结果。费尔博士把这种合约称为行为合约,而合约就是

2025-09-01 08:05

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应该教会他们什么

孩子上了幼儿园,一般都是开开心心地玩耍,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园,会开展一些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超前教育,有的家长竟然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很欢迎这种做法。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高兴得太早了,幼儿园开展超前教育的很多危害要到小学才出现。

2025-08-29 08: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