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教育呵护孩子心灵

更新时间:2025-08-21 10:51:47作者:李一老师

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忧虑、失望,烦躁、冷漠、自卑。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

一、了解孩子可能表现的不良性格

1、自卑心理

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时,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自卑感便油然而生。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忧伤,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性格孤僻,不爱交际,畏缩胆怯,做事缺乏信心。

2、猜疑心理

父母离异、家里缺乏温暖的环境,母亲又整天忙这忙那,使孩子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否还爱我?小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心灵深处有这样的想法,会让孩子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种种不和谐的因素。

3、逆反心理

原来的三口之家,很快乐,很温馨,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父母离异后,随着自卑心理及猜疑心理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渐渐形成,一直很听话的她(或他),有时会没有理由地抗拒妈妈、小朋友的要求,产生对抗行为。

4、补偿心理

父母离异,孩子在物质上、精神上都遭受损失,这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对其他孩子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羡慕心理,希望重新获得爸爸妈妈的关爱,希望像过去一样,重新获得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这就是补偿心理。

二、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思想认识,调整好情绪,以此来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会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后反而会怨恨父母。父母的角色不可能在夫妇一方同时存在或实现。作为单亲家庭,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予孩子跟对方接触的机会,以弥补爱的缺失。

为您推荐

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应该教会他们什么

孩子上了幼儿园,一般都是开开心心地玩耍,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园,会开展一些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超前教育,有的家长竟然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很欢迎这种做法。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高兴得太早了,幼儿园开展超前教育的很多危害要到小学才出现。

2025-08-29 08:15

如何推进幼儿园所课程建设

近日,教育部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将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2025-08-28 08:04

孩子被幼儿园老师用胶带粘嘴?

12月25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市北区嘉乐幼儿园有孩子被老师用胶带粘嘴,并关保安室”,该事件受到家长和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事后者联系到了该幼儿园的王园长,了解事件经过及处理结果。王园长称,事发后公安机关已经介入,在调查后出具了调查结果,证实幼儿园并没有违法

2025-08-27 08:09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管理升华

对教师自我管理的解读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的理性思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于教师的自我管理有不同的认识:“教师的自我管理表现在对自我发展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约束、激励、反馈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师是专业发

2025-08-26 08:04

幼教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教养

同事老刘的女儿乐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每次考试成绩都稳居全班第一,弹琴、跳舞、书法等特长都能在公共场合一展身手,令老刘十分有面子。每次提起女儿,老刘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2025-08-25 08:14

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活力,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责任。人们常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孩子的问题如此重要,那么做家长的确实就不可掉以轻心了。但是教育和培养好孩子是一件花时间费精力的复杂工程,所以家长们必须具

2025-08-25 08: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