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网络宽带校校通―

更新时间:2025-08-26 00:38:02作者:国瑾

  2014年发布的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青岛市排在第5位,其中,教育公平指数排在第4位,市域内义务教育校级均衡程度排名第1位。据悉,近年来,青岛市8个区市通过了国家“全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综合差异系数小学、初中分别为0.3和0.25,均远低于0.65和0.55的国家验收标准,专项考核成绩在全省17市中居第1名。

  六成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

  据了解,青岛市将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起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12年底,市本级安排约16亿元,用于改造校舍和更新教育设施等,全市普通中小学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12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开始以提升学校装备现代化水平和内涵发展水平为重点,以小班化教育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为突破,从办学思想、办学条件、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实施、素质培养等六个方面全面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19.8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1800元,比2011年增长44%,全市60%以上的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青岛市现代化学校建设工作在中国教育学会第3届“中国现代学校联盟”高峰论坛上作经验介绍。

  2014年4月,青岛市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在“县域”内统筹调配力度,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要求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2个聘期的校长和连续任教满6年的教师进行轮岗交流,并要求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同时,首批设立19个名校长工作室和30个名师工作室,全面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达到2915人,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2%,参与交流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占27%。

  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在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倾斜,保障农村中小学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和教师素质提升。建立了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扶持机制,2008年以来,共支持改造近600所农村薄弱中小学;2014年起进一步加大欠发达镇教育扶持力度,计划3年为15个欠发达镇中小学改造校舍、更新课桌椅等。建立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扶持机制,坚持设置农村校长教师免费培训项目,督促区市全面建立农村教师津贴,并从2014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政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从2008年至今,每年安排500余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每年为农村学校免费培训4000余名骨干校长和教师;2014年通过招聘补充、转学科培训、农村中心学校教师走教、城区教师支教、大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安排1200名教师解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围绕实现学有优教目标,大力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推动校际间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2014年,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快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校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等模式,8月份,青岛实验初中、青岛39中、青岛58中、青岛大学附属中学、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新世纪学校6个单位分别与市北、李沧、崂山、黄岛4区签订协议,通过名校办分校形式,市区6所优质学校与9所新建学校或发展中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今年4月份,青岛实验初中和青岛市实验小学与黄岛区2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目前,通过名校办分校等5种形式参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的学校达到548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3%。

  网络宽带校校通

  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3年城乡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2014年,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并重点加强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精品程资源建设,构建优质学校(城区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共享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覆盖。2014年秋季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135所学校参加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同步课堂或电子书包试点。今年5月,成功承办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来自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专家对青岛市的信息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为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不分重点学校重点班”要求,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和“阳光分班”办法,青岛市100%的小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98%的初中实行就近整体调拨或电脑派位入学,本着新老结合、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均衡分配义务教育学校各个教学班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比例(2014年达到65%),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均衡。同时,修订实施新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教育。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4.5万名,占在校生数的19%(市内三区占34%),98%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为您推荐

山东省高校学籍学历管理等三期培训班举行―

  8月14日至22日,山东省教育厅在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5-09-09 08:16

山东:肥城教育“云端”亮剑―

  6月18日至19日,一场主题为“技术改变教育&rdquo

2025-09-08 08:20

四川社会平均工资,四川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

四川社会平均工资2018,四川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2018年四川社会平均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往年四川社会平均工资,供大家参考!2017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8671元,比上年增加4246元,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城

2025-09-08 08:07

山东省邹城市教育信息化填平城乡教育“鸿沟”―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创新举措,通过&ld

2025-09-07 08:11

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

2025-09-07 08:05

吉林社会平均工资,吉林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

吉林社会平均工资2018,吉林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2018年江苏社会平均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往年江苏社会平均工资,供大家参考!据吉林省统计局消息,2017年吉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451元;2017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

2025-09-07 08:0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