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

更新时间:2025-08-19 15:29:04作者:李天扬老师

中学科技教育呼唤大学思维引导

那么,有没有可供学校和老师借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呢?中国科协与教育部为此开展了“英才计划”这一探索性的人才培养项目。对于高中阶段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青少年学生,贯穿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全阶段的科研培训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由来自大学的导师指导,一方面强调坚实的通识及专业的课程基础,寻找人生的理想,另一方面全面强化研究能力,接触并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

参与“英才计划”究竟能给对科学兴致勃勃的青少年带来哪些收获?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的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戚涵,斩获了美国智能人工协会(AAAI)颁发的专项奖。提到“英才计划”,她感触颇深:“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与魅力,科学研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可以去尝试每一个想法,我可以去实现每一个创意,在科学这个领域中,有无限的奇迹和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中学教育太重要了,需要大学教师更多的参与。”陈焱说,在他看来,目前中学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对升学考试,偏重特定解题技巧,学生在课内外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过度解题上面。而大学理科教育如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强调普遍的方法以及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他说:“我的感受是,将大学阶段的教学思考融入中学教育之中,‘英才计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方式。”

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

经过五年的探索,“英才计划”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来自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的资料显示,5年来“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中学生。在2018年毕业的568名“英才计划”学生中,60%考入985高校,74人考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还有4人在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奖,其中包括两个学科最佳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仍然迫切而任重道远。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看来,目前的关键在于这种培养模式能否形成规律,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他表示,下一步会增加、拓展“英才计划”实施的地区和高校,继续探索依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机制。在他看来,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在于更加深入地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

“好的科技创新的苗子不是在课外班反复刷题就能刷出来的,而是真正有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这样一些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这既是中学的教育要求,也是大学的持续培养目标。”

为您推荐

盘点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知识不一定代表高分数,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分数呢?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用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

2025-09-07 08:15

中考心慌怎么办,别怕,几招治好你的“心病”

越是中考迫近,越是状况频出。想记住的东西却总如泥鳅般滑走;原本会做的题突然变了脸,城池坚固难以攻破;夜里周公总来打扰,或辗转反侧,手脚冰凉,两眼发黑……当你陷入这般境地,说明焦虑已经袭来。焦虑就像笼罩城市的雾霾,使你的中考蒙上一层阴影。然而,不要过度担心,合理

2025-09-06 08:11

中考化学四大经典解题方法及技巧

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2025-09-06 08:05

孩子偏科怎么办?如何应对偏科

期末考试刚结束,惴惴不安的心终于稳定了下来。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纸成绩单,让回到家的孩子们受到了不同方式的“欢迎”。成绩好的孩子,不骄不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面临的可能是父母的“洗礼”。不过除了孩子之间相互的对比,孩子的个人的成绩也有高有低,最让家长担心的

2025-09-05 08:13

初三家长必读:如何关注准中考生的心理变化

中考不仅仅只代表每年6月中旬的那几天时间,也不仅仅只关乎学生和家长,它实际上贯穿孩子的整个初中生活,萦绕在每个家长的心头直到孩子进入高中。初三学生平时忙于各科学习,学习压力很大,专家建议初三学生家长,在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的同时,也要多留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2025-09-04 08:19

天津重点初中排名

重点学校都不管是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质量、学校管理都一般比较具有优势。那么天津重点中学有哪些?小编整理了关于2018年天津中学实力排名,仅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2025-09-04 08:1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