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结尾技巧及方法有哪些,作文老师来告诉你

更新时间:2025-09-10 18:23:49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有没有这种情况,小朋友的作文写得满满当当,分数却依然不够理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我的小孩天生与写作无缘,呜呜呜!别着急,要成就一篇好作文,除了内容足够好,开头和结尾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

那么,一个好的结尾应该怎么写?

告诉你一个妙招,八个字:首尾呼应,点明主题。经典案例,比如下面这两篇文章:

人教版语文教材叶圣陶《荷花》

开头: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结尾: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朱自清《荷塘月色》

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式,不仅散文家爱用,小说家也很偏爱。记起一本非常感人的童话书《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书的开头写: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居住着一只几乎完全用瓷材料制成的瓷兔子,他叫爱德华.图雷恩。这是一只自命不凡的小兔子,他的主人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阿比林。尽管阿比林很爱这只瓷兔子,但兔子还是觉得它缺少爱,它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故事的结尾是多少年以后,爱德华再次见到阿比林。

这些都是首尾呼应,这种方式让文章结构看起来非常完整。不过,首尾呼应,不是把开头的东西,在结尾再来一个复述,那样完全没有意义。首尾呼应的关键,是开头引出什么,结尾要与之呼应,点明主题,像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两两相对,却各有特点!  

原创文章,作者:妙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zhidao/892.html

为您推荐

“赶月亮”,这类作文题目怎么写?

如果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孩子的课后作业大约会碰到这类问题。请给这篇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或者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三年级已经学了很多篇课文,也读了不少好文章了。那么,在看过的那些文章中,有没有提醒孩子留意过文章的题目呢?分析文章题目不是小事情,它不光是阅读理解题目爱考的小题型,更考察了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把握。意外不意外!所以,这一期,我们就来

2025-09-10 08:05

怎样写好抒情作文?抒情作文得高分的秘密

情感是人类生命的花朵,当我们呱呱落地、睁开眼睛观望世界的时候,对生存的需要和对未来的追求便激起了心灵的律动。生活的历程留给我们无尽的思量,也留给了我们万般的情丝。  情感又是生命的风帆,她使我们去爱去恨,我们或欣喜若狂,或痛苦万状;她推动着生命的活力,去遐想,去追求,去拼搏,去奋斗;她使我们的想象力插上翻飞的翅膀,使思想在情感的激流中遨游。她凝聚着我们的过

2025-09-08 08:09

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做到”七美”,作文更能得高分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许多外国人都在中国来做生意。所以汉语越来越重要,未来英语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汉语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越来越重要。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成绩已经在高考和中考中占比越来越高,以前语数英同等,现在语文一家独大。语文成绩已经由过去的120分,将来要增长到160分

2025-09-08 08:04

坚持写日记的好处: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考场上快速写出优质的作文,坚持写日记是一条捷径!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每天在本上写一写,记一记。不少同学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是有益处的。日记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同学们可以记一天的校园生活。课内、课间、课余;学校、班级、团队;只要是自已认为有意义而又是所经历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事情和活动,都可以记下来。

2025-09-07 08:14

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1.具体。例如,几天内浏览完某本书、每天学习多少内容等。  2.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要使自己闲着,也不要使自己过于紧张。学习计划制定的不合理且执行的不好,会产生不良心态。  3.循序渐进。隔一段时间,就要提高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量和深度。  4.不同科目交叉进行。一般说来,某门科目学习的太久了,容易产生厌烦感,你可

2025-09-07 08:02

2025小升初应用文写作:请假条格式

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025-09-06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