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读后感(悟得生命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5-09-12 00:00:54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这位老师和他学生的对话里。

夫子言:德不孤必有邻。孔子的言传身教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品读《论语》,就是与圣人对话,跟着孔子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亦说乎。

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孔子的一生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孔子毕生坎坷,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为了生活他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但却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他为了“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五十五岁时毅然带着理想出发,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耗时整整十四年。孔子虽生于乱世但坚守道义,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贤者。他把“仁”的思想传播,他的三千高徒遍布各个诸侯国,其思想影响了后世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甚至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思想在十八世纪末写进了《人权宣言》,《论语》带着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智慧周游了世界。

读《论语》而知如何为学、为人、为政。从《论语》中我们懂得了人生追求“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我们懂得了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还懂得了为人之道“为人应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论语》的思想浸到我们骨子里,浸到我们的血脉里。夫子追求的大道,早已代代流传。

孔子开创的儒学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儒学提倡的“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还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已走向世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也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语》是指引我们人生前进的一盏明灯,追慕先贤,感受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精华仍然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就让我们从中汲取心灵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吧!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6073.html

为您推荐

初中优秀作文:500字写人作文【三篇】

父亲啊,他看起来,有些薄情。他从头到脚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他对他的头发从不怜惜,每每卯足全力才得以探出身来的半寸银丝,在他风轻云淡的神情里,彻底地搬了”家”。他微抿的嘴唇上方,没有浓密的胡须,瞧去,只有那时刻挺立着的鼻梁罢了。父亲是个农村人,强健的体魄,

2025-09-11 08:12

小学五年级作文 老师你辛苦了

你在讲台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你在黑板上写的是你无尽的期望;在你面前出现的是你永远忙碌的身影;在你耳边回响的是你的教导话语……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祝福母亲

我尝试着从记忆中搜寻年轻母亲的形象,徒劳而无奈。只记得年轻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长度可达到大腿处的麻花辫。面孔上是否没有皱纹,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而那两条麻花辫一定是我们乡下阿姨中质地最好的,母亲的发丝硬、粗,且密度大,每天都梳理的一丝不苟,每条有虎口粗细,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爸爸的眼神

可惜的眼神今天我和很久未出家门的爸爸,一起去买眼镜,在我很“关心”的照顾下,眼睛的度数不得不长高了很高。而在大街上,爸爸一边走一边说着我很不好好爱护眼睛,一边在盯着我的眼睛看。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那可惜的眼神,他一直遗憾着自己的眼睛就是因为眼镜才凸出来的。这一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父亲的自行车

父亲辞世已有十多个年头了。现在偶想起来,我都有恍惚昨日之感的。这大抵就是汪国真先生在谈及百叶窗时所提及的对古老的东西总有点儿味道的道理吧。所以,身处异乡的我,在又一个临近清明之际,重操旧笔,来将往昔那段还未写就的阕词给填全。打我记事起,我就发现父亲总如日常衣着

2025-08-19 15:06

高中作文范文:母亲是一种岁月

每次返回家里,总想解读母亲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和每一次问候。均会勾起我无穷的思绪。

2025-08-19 15:0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