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感悟,探访汤姆叔叔的小屋历史遗迹

更新时间:2025-09-11 19:33:30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多伦多的星期天,我们出了城,向西南行进200公里,面前是安省德累斯顿大片旷野。车子在寂静的公路旁停下,驱车三小时,只为一间“小屋”而来。

是否知道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很暴露年龄的常识题。小说中文版1901年首现时名为《黑奴吁天录》,著名“林译小说”第二部作品,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1907年6月1日由春柳社的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东京首演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曾孝谷根据小说改编,是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据说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接见斯托夫人,称她为“发动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40年后这部抨击奴隶制的小说,又对唤起中国人的民族觉醒产生极大作用。它的传播史足以写成一厚本书,可书里故事不是发生在美国吗,怎会有个小屋跑到安大略来?

小屋官方名称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历史遗迹”,因为它的原主人,一位出生在马里兰州,由美国南方逃到安大略西南的黑奴约西亚·亨森,被认为是斯托夫人小说中汤姆的原型。亨森在1830年41岁时率全家向北逃亡,通过“地下铁道运动”安排的秘密通道抵达此地。他后来成为牧师,救援和安置了许多逃奴。1849年他出版自传《约西亚·亨森讲述自己的生活:一个前奴隶,现在是加拿大居民》。而《汤姆》在1852年问世后,正反两方反响激烈,斯托夫人1854年以《汤姆叔叔的小屋注释》回应质疑,说明为写南方奴隶生活,身为北方人的她采访过很多逃到北方的黑人,并在书中列出一些当时的出版物,其中就有亨森自传。

我们在“历史遗迹”内外流连两个多小时,目之所及的田野,都是亨森和同道为向众多逃离美国的黑奴提供庇护,于1841年购置的200英亩土地的一部分。当时每英亩地价4加元,资金由多个国家的废奴主义者和教会捐献。此处还设立了一家名为“英美学院”的职业训练学校。作为博物馆,“遗迹”范围不大却很有价值:“哈里斯住宅”,一栋迷你两层旧楼,是在德累斯顿过上自由生活的逃奴留下的最古老建筑。

“锯木厂”,陈列当年移居者在附近西德纳姆河上建立的锯木厂场景。

“亨森故居”,一幢已呈灰黑色的木楼,亨森后半生与家人的居所,方钉、波纹玻璃窗、支柱及墙板等显示19世纪住宅特色。

“拓荒者教堂”,1850年左右建成,只一普通房间大小,内有风琴和当年亨森牧师使用的讲台。

“墓园”,也即亨森家族墓地,亨森纪念石和国家历史古迹纪念牌匾亦位于此。

和墓地相望的马路对面,是“英美学院”的墓地,不少1841年后移居者的墓石矗立至今。

对于亨森自传和斯托夫人小说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亨森究竟是否汤姆的主要依据,疑惑一直存在。有人认为,斯托夫人写出小说前没看过亨森自传,因为最初的自传只有几十页且印数极少,在美国的她不太可能看到加拿大印刷的这本小册子,是在面对巨大压力后,她才找来亨森自传等作为佐证。那个时代太多悲惨的黑奴故事,拍卖和悬赏追捕逃奴的广告也随处可见,她并不需要一个原型才能完成小说。她笔下汤姆的命运也与亨森不同:并没获得自由就被奴隶主杀死。另一个怀疑的证据是,很爱写信的斯托夫人一生书信甚多,却从未提及亨森。

但亨森自称他就是汤姆的原型,人们也宁愿相信汤姆没死。到过这个遗迹的中国学者刘军说,其实《汤姆》发表后很多黑人从中看到了自己,都觉得斯托写的是自己的故事。汤姆是当时所有黑奴的化身。亨森由于有一本自传在《汤姆》之前,又有不凡经历在此之后,理所当然成了汤姆的替身。不仅他个人需要这样,黑人需要一个榜样,整个社会都需要这么一个象征。亨森的确是黑人自由的榜样和象征,代表着黑人的历史与传奇。

返程中我想起上戏老同学、如今在日本的著名媒体人叶千荣主讲的一个音频节目,说到曾经,根据村上春树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改编的舞台剧在巴黎上演,70岁的村上与观众对话,描述了这么一个场面:“几万年以前,人们还生活在山洞里,一到夜晚人们就走进山洞围坐在篝火旁,这时候会有谁开始讲故事,山洞外是漆黑的夜和无数的野兽,人们紧张地听着,而那个人很会讲,大家静静地侧耳倾听,我相信那个人就是几万年前的小说家。

“人们忐忑不安地听着,心想接下来将会怎样。但听了我的故事以后,人们不再害怕和不安,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世界如何变化,这个原点不会变。我相信这种力量。”

叶千荣说,接连几天,他不断想起村上描绘的场景:山洞、黑夜和野兽的叫声,人们是带着恐惧坐在篝火旁的,而讲故事的人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他注意到村上在中途把主语从那个在山洞里讲故事的人变成了“我”,变成了村上本人,从而说出了自己心目中文学的原点和叙述的意义。叙述的意义,叙述的力量,不正是亨森和汤姆传奇关系的奥秘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9153.html

为您推荐

初中优秀作文:500字写人作文【三篇】

父亲啊,他看起来,有些薄情。他从头到脚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他对他的头发从不怜惜,每每卯足全力才得以探出身来的半寸银丝,在他风轻云淡的神情里,彻底地搬了”家”。他微抿的嘴唇上方,没有浓密的胡须,瞧去,只有那时刻挺立着的鼻梁罢了。父亲是个农村人,强健的体魄,

2025-09-11 08:12

小学五年级作文 老师你辛苦了

你在讲台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你在黑板上写的是你无尽的期望;在你面前出现的是你永远忙碌的身影;在你耳边回响的是你的教导话语……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祝福母亲

我尝试着从记忆中搜寻年轻母亲的形象,徒劳而无奈。只记得年轻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长度可达到大腿处的麻花辫。面孔上是否没有皱纹,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而那两条麻花辫一定是我们乡下阿姨中质地最好的,母亲的发丝硬、粗,且密度大,每天都梳理的一丝不苟,每条有虎口粗细,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爸爸的眼神

可惜的眼神今天我和很久未出家门的爸爸,一起去买眼镜,在我很“关心”的照顾下,眼睛的度数不得不长高了很高。而在大街上,爸爸一边走一边说着我很不好好爱护眼睛,一边在盯着我的眼睛看。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那可惜的眼神,他一直遗憾着自己的眼睛就是因为眼镜才凸出来的。这一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父亲的自行车

父亲辞世已有十多个年头了。现在偶想起来,我都有恍惚昨日之感的。这大抵就是汪国真先生在谈及百叶窗时所提及的对古老的东西总有点儿味道的道理吧。所以,身处异乡的我,在又一个临近清明之际,重操旧笔,来将往昔那段还未写就的阕词给填全。打我记事起,我就发现父亲总如日常衣着

2025-08-19 15:06

高中作文范文:母亲是一种岁月

每次返回家里,总想解读母亲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和每一次问候。均会勾起我无穷的思绪。

2025-08-19 15:0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