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详解,朱自清简介

更新时间:2025-09-11 19:22:52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多年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淡淡的笔墨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短短15000字,却将朱先生的父亲形象刻画的鲜活而真实并入木三分。

1.从北大到清华

朱自清(原名自华,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文字和书籍。日常生活中,他善于利用所有的时间去读书。每天晨洗的时候,都是一面刷牙洗脸,一面默诵一两首诗篇。正如我们熟悉的《匆匆》中写的: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太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这段文字正是他把握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朱自清读书特别重视做笔记,并用摘抄卡片的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正是有了这些量的积累,他的散文才日渐功底深厚,意境优美。他写的《语言志辩》等著作,不仅见解精辟透彻,而且论据也丰富得十分惊人。有一次,他在书店买了部《佛学易解》,爱不释手,自此对哲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1916年,18岁的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随后就读了哲学系。

朱自清和北京的缘分在1925年重新连了线。那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被聘为教授。朱自清的五十载短暂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他曾经居住过的清华园西院,与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

就在入校那一年,朱自清的感情生活也有了新的发展,他与传统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女性武仲谦结了婚。1927 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在书斋中,将生命完完全全投入到文化传承之中。

不幸的是,1929年,武仲谦因患肺病不治而去世,12年的婚姻到此终结。

对于第一任妻子,朱自清一直充溢着对她真挚的情爱,他所写的《给亡妇》一文,就是一曲他们爱情的颂歌。

2.朱自清与荷塘月色

朱自清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当时,他就住在原为皇家园子的近春园。

某个夏日的傍晚,因饭后无事,思绪纷乱,他来到了这片荷塘。

当时,清华大学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

其间,朱自清一家住进西院45号的中式住宅,紧邻荷花池与近春园遗址。1927年仲夏,荷花池的夜色触发文学家敏锐的思绪,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离开北京整整五年,重回京城的朱自清举目无亲,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临近近春园和荷花池。

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蜿蜒的溪流,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似乎迎风起舞,夏日里散发着阵阵幽香。

与近春园遗址的荷花池相比,工字厅后的荷花池水面要小一些。但有那块“水木清华”的匾额就足以说明此处是清华园的神秀所集了。

北西东三面是树木,春绿秋黄夏密冬疏,四时景色装点着的荷花池,其美可知。

南面的工字厅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又把人文景观融入其中。

在清华求学八年的梁实秋先生曾有回忆:“尤其是工字厅后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入木阴’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钟为报时之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巨匾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实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那虽是八十年前的景致,但与今日差别不大。

塘坳的亭子,今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教授,表达人们对他的完美人格的敬仰,不屈精神的颂扬,渊博学识的钦佩。

那副长联仍在,我想,今天到此的人们,或小憩林间,或垂钓池畔,体会回归自然的感受;或聚会亭中,或伫立阶前,思考人文精神的价值。

早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对此处的破坏也波及到了邻近的这片辅属园,夜色中,望着池边树、水中荷,朱自清见景生情,深感痛惜,他文思泉涌,回去之后奋笔疾书,成就了这篇日后广为人知的《荷塘月色》。

3.朱自清的写作

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

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小满。

但作者毕竟小是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小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他却又释然。

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作者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流连在无边荷塘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意境美。

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他的学风和人格,杨振声描摹得最恰如其分:“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得那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朱自清和《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你站在原地不动, 我去给你买个橘子”当看到朱自清《背影》里着这句话的时候,满满的感动和父子情深。殊不知,这背后却藏着矛盾重重。

这得1915年时说起,朱自清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做到“烟酒公卖局长”,这是个专管盐、烟、酒的肥差。

当时她在老家已娶了妾,偷摸着徐州又续娶了一房姨太太,干起了“金屋藏娇”的事儿来。后到徐州上任又娶几房妾室,可关键是,朱鸿钧干这事之前,并未知会扬州老家的潘姓姨太太。潘姓姨太太赶到单位,闹得不可开交,还上了《醒徐日报》的头版头条。一时间,满城风雨。

于是父亲被革职了,又不得不找钱遣散各位姨太太,父亲偷偷把朱自清祖母祖上留下的首饰变卖才平息此事。

朱自清祖母知道后,因不堪承受家庭变故,本身就疾病缠身,竟被活活气死了。

朱自清与祖母的关系极好,对于父亲的所作所为气愤不已,再加上奶奶的去世,此时心里可想而知。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925年,朱鸿钧给在北大教书的儿子朱自清写了一封家书。在信里,他写到: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特别是那一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那种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不禁悲从中来,回想着八年前自己离开南京到北京读书,父亲送他去浦口火车站,与其离别的情景,他提笔一鼓作气写下了那篇不朽的佳作《背影》。

最后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感之怅惘让人唏嘘。

时间又过去了三年,朱自清以《背影》为题的散文集出版,书被寄到朱自清老家时,拿到书的朱鸿钧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着儿子的文章。

朱自清三弟朱国华在回忆父亲看到《背影》散文集的情景时说:

“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那一刻,这对积怨多年的父子,终于尽释前嫌。

5

1948年6月18日,吴晗来到朱自清家,带来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这个时候,朱自清因为严重的胃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是依然在《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朱自清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两个月后的8月12日,朱自清的胃溃疡恶化导致了胃穿孔,朱自清因此病逝,当时他只有50岁。

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断断续续地说:

“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这竟成了他的遗言。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8708.html

为您推荐

初中优秀作文:500字写人作文【三篇】

父亲啊,他看起来,有些薄情。他从头到脚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他对他的头发从不怜惜,每每卯足全力才得以探出身来的半寸银丝,在他风轻云淡的神情里,彻底地搬了”家”。他微抿的嘴唇上方,没有浓密的胡须,瞧去,只有那时刻挺立着的鼻梁罢了。父亲是个农村人,强健的体魄,

2025-09-11 08:12

小学五年级作文 老师你辛苦了

你在讲台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你在黑板上写的是你无尽的期望;在你面前出现的是你永远忙碌的身影;在你耳边回响的是你的教导话语……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祝福母亲

我尝试着从记忆中搜寻年轻母亲的形象,徒劳而无奈。只记得年轻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长度可达到大腿处的麻花辫。面孔上是否没有皱纹,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而那两条麻花辫一定是我们乡下阿姨中质地最好的,母亲的发丝硬、粗,且密度大,每天都梳理的一丝不苟,每条有虎口粗细,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爸爸的眼神

可惜的眼神今天我和很久未出家门的爸爸,一起去买眼镜,在我很“关心”的照顾下,眼睛的度数不得不长高了很高。而在大街上,爸爸一边走一边说着我很不好好爱护眼睛,一边在盯着我的眼睛看。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那可惜的眼神,他一直遗憾着自己的眼睛就是因为眼镜才凸出来的。这一

2025-08-19 15:06

高中优秀作文:父亲的自行车

父亲辞世已有十多个年头了。现在偶想起来,我都有恍惚昨日之感的。这大抵就是汪国真先生在谈及百叶窗时所提及的对古老的东西总有点儿味道的道理吧。所以,身处异乡的我,在又一个临近清明之际,重操旧笔,来将往昔那段还未写就的阕词给填全。打我记事起,我就发现父亲总如日常衣着

2025-08-19 15:06

高中作文范文:母亲是一种岁月

每次返回家里,总想解读母亲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和每一次问候。均会勾起我无穷的思绪。

2025-08-19 15:0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