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3部门下发通知 五大举措助力52县贫困家庭毕业生尽早就业

更新时间:2025-08-26 05:06:01作者:未知作者

  52个未摘帽贫困县共有2020届高校毕业生13.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4.5万人。按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安排,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3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抢抓毕业生离校前后工作关键期,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以下简称贫困家庭毕业生),全力推动升学培训促就业、政策岗位促就业等5项“促就业”重点任务落地,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尽早就业。

  《通知》强调,增加就业是贫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千方百计促进52个未摘帽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是重大政治任务。《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重点落实好5项“促就业”举措:一是升学培训促就业。实施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升本专项计划”,专项招收本地高职(专科)2020届贫困家庭毕业生,单独组织录取;推动第二学士学位优先招录;优先提供实习见习机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二是政策岗位促就业。“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向贫困家庭毕业生倾斜,确保应招尽招;科研助理岗位确保优先录用;鼓励贫困家庭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鼓励贫困县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家庭毕业生回户籍地工作。三是专场招聘促就业。用好教育部“24365”“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就业专区”促就业;积极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广泛发动校友企业等优先招聘贫困家庭毕业生。四是精准服务促就业。高校要建立校领导、各部门、各院系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家庭毕业生“一帮一”结对帮扶机制;毕业班辅导员要落实“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未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实名帮扶机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都能实现就业。五是对口支援促就业。各地要用好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扶贫工作机制,为贫困家庭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鼓励支援省份和单位提供公益岗位,为未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兜底保障。

  据悉,为确保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实、帮扶落实,教育部已将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情况,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教育部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专项调研及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报机制。

为您推荐

山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进现场会暨示范项目专题培训会议―

  2021年5月20日至21日,山西省教育厅在太原市召开全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进现场会暨示范项目专题培训会议,

2025-08-30 08:16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纪实―

  近年来,阳谷县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实施、资源共享、应用优先&rdqu

2025-08-30 08:14

山东青岛胶州市全面搭建信息化平台让课堂更精彩―

  胶州市教体局全面搭建信息化平台,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师生互动更频繁,教师的教学更方便,学校管理更规范。

2025-08-30 08:12

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议

  6月12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5-08-30 08:08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怎么算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5-08-30 08:01

教育部启动举办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近日,按照教育部党组确保疫情防控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华

2025-08-30 08: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