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更新时间:2025-08-26 04:48:02作者:未知作者

  近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论述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出台《纲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

  二是推动相关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需要。2016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任务要求。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出台《纲要》,是高校思政工作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聚焦新要求落实新任务,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表现。

  三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不同地区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一,相关专门力量还没有配备到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等,迫切需要出台规范性文件,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与指导。出台《纲要》,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规定动作”。

  二、请简要介绍一下《纲要》的研制过程。

  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党组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纲要》的研究起草工作,主要经历以下阶段:

  一是深入全面调研。通过广泛的专家咨询,在全国高校分区域分层次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收集了大量素材和数据,认真梳理各地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成效,分析研判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总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举措和办法,为《纲要》编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是研究起草文本。我们认真研究高校思政工作领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文件资料,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及2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按照“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均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研究起草了《纲要》初稿。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文稿形成后,多次召开工作研讨会、现场会等,广泛征集部内相关司局、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及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同志意见。

  四是修改完善定稿。综合各方面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纲要》定稿,并报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

  三、制定《纲要》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范性文件。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聚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是推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注重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尤其突出强调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要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前置”,促进各方面育人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

  二是推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谋划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内涵、新模式、新载体。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构建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通过构建实践活动体系,进一步丰富工作途径;通过构建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通过构建预防干预体系,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性,提高教育服务的温度、立德树人的效度。

  四、《纲要》主要从哪些方面推动长效机制建设?有哪些重要举措?

  一是明确任务。《纲要》指出要做好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这四项主要任务。在推进知识教育方面,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在开展宣传活动方面,提出要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在强化咨询服务方面,提出要设立心理发展辅导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等,注重分类引导,因材施教;在加强预防干预方面,强调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畅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等。

  二是加强保障。强调要做好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在队伍建设方面,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原则上应纳入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管理,要落实好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条件保障方面,强调各高校应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配备必要办公场地和设备,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辐射推动区域和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落实责任。强调要加强相应的组织管理、评估督导和科学研究,明确提出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在落实《纲要》过程中的责任。要求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切实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测评和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评估、督导;各高校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牵头负责职能部门,构建校内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推动各项要求落地落实。

  五、下一步如何推动《纲要》的贯彻落实?

  一是做好部署。要求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要求各高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抓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实施细则,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搭建平台。通过培育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等,为《纲要》各项工作推进提供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开展培训。面向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开展《纲要》专题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推动工作落地。

  四是广泛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宣传,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或现场推进会,研讨各地各高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推广理论和实践成果。

为您推荐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

2025-08-28 08:1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08-27 08:10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河南,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9559.13万人,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今天我们来看看河南省内各市2018年上半年GDP排名是怎样的。Top1郑州,4611.40亿元,河南省会,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

2025-08-26 08:15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内蒙古2018上半年GDP排名全国排名第20位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的GDP总额仅为7776.7亿,而增速也才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整体GDP总额排在第20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

2025-08-26 08:1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官方微博接受 微访谈 回答网友提问

部长微博话教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微访谈”回答网友提问实录   凡是

2025-08-26 05:3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将宪法内容纳入“升学考试”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加自己的法律观念。”北京景山学校高二4班的余澔翔

2025-08-26 05: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