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更新时间:2025-08-26 00:38:02作者:宋学春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青岛第二中学的“数字化变迁”,得益于青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这一耗资10亿多元的巨大工程,坚持扶弱扩优原则,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目前,青岛已初步建立起“数据支撑、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我们将以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为抓手,加快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与此同时,用好信息化平台,全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
目前,青岛已全面建成涵盖市、区(市)、校三级的青岛教育城域网;全市1089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城域网,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知识树助学系统”教学模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和自适应作业测评系统陆续投入运行,信息化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百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2014年9月,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今年将有50万学生、5万教师“入住”其中。到2016年,青岛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
信息化还为铲除阻碍教育公平的“藩篱”提供了利剑。135对专递课堂结对学校,采取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