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

更新时间:2025-08-26 09:56:02作者:孙秀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一定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

  学校党委重视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思政课承担着知识传承、价值引领、行为养成的重要职责,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党委重视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各级学校党委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站在党和民族千秋伟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性,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战略眼光,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思政课教学职责使命;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列为学校第一课程建设,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

  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强调“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上好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教师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的基础上,此次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更强针对性的“六要”新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眼界胸怀、创新能力和人格修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面对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人格魅力、扎实的理论功底,理直气壮、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思政课。要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写在信仰的旗帜上,成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信仰传承者,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努力成为党和国家信任、学生爱戴尊敬、政治可靠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教师要乐为、敢为和有为。教育领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阵地、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严峻的现实,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纠正学生存在的片面、狭隘、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关切,用真理的力量浸润和引导学生,致力于把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不断推动改革创新是办好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

  把“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意思”,必须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方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新媒体等接地气、形象化、通俗化方式,坚持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衔接,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做到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学生头脑、融入学生思想、嵌入学生心灵,增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目标。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重在往学生心里走、深里走和实里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注重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教学互动,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新疆师范大学在国家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坚持开设“感恩教育工作坊”,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微视频”教学,引导学生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教学展演,组织学生以舞台剧、话剧、情景剧、朗诵、合唱等形式展示课程学习内容和体会,取得了良好效果。新疆师范大学还在暑期开展红色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师生前往延安、梁家河、西柏坡、井冈山等地参加红色教育实践课堂,把思政课从祖国最西部高校教室延伸到内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传承了红色基因,增强了“四个自信”,使师生受到了一次次震撼灵魂的思想洗礼。

  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更是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孙秀玲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为您推荐

疫情之下 艺考如何按下“重启键”

  因为艺考时间一再推迟,专业课复习要一直进行,文化课学习也不敢耽误。疫情影响下,艺考生们“慌了阵脚”。  3月12日,

2025-09-09 08:18

用融媒体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各种意识形态传播的角力场。当前,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2025-09-09 08:17

湖北省:依托学籍管理系统 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为破解乱招生、乱办班、乱发教辅、学业负担过重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省积极探索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创新

2025-09-08 08:19

疫情当前 如何确保艺考公平公正

  疫情当前,艺术院校专业校考如何开展,牵动着万千考生和家长的心。  受疫情影响,高校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眼下,疫

2025-09-08 08:18

研究生扩招能否缓解毕业生就业难

  近日,据新闻报道,我国2019年高职扩招11

2025-09-08 08:07

广东“高考移民”事件正展开调查 移民考生将取消高考成绩

广东“高考移民”事件正展开调查移民考生将取消高考成绩近日,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富源学校在该市举行的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对其他学校产生“碾压”,理科全市前10名中就占了6名。有学生家长猜疑该校部分学生为河北衡水中学等校高考移民,担心破坏教育的公平性。根据深

2025-09-08 08: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