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呼吁更多关爱

更新时间:2025-08-26 09:53:01作者:高美琴

  据最新统计,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50300人,比2009年增加12355人。上海、北京、天津和江苏等部分地区先后提出对残疾学生教育“零拒绝”,全国已有超过50%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令人欣慰的数字背后,特教教师数量不足、“特教不特”等问题也依然存在。特殊教育教职工与学生的标准比例是1∶4,然而以安徽省为例,全省2万三类残疾儿童在校生应配备5000名特殊教职工,实际却仅有1480人。这其中,一些特教教师由一般教师兼任,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显不足;特殊教育没有设立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教研员,“特教不特”问题较普遍。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特教机构和教材也较为匮乏,全国有589个30万人口以下的县没有特教学校。

  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一是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加强特殊儿童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建设。财政部门应逐年提高特殊儿童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快出台全国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规划,有序增加特殊儿童教育学校专任教师编制,逐步解决特殊儿童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稳步提升特殊儿童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显著提高其收入水平,增加职业吸引力。

  二是建立特殊儿童教育多部门支持系统,深化推进融合教育。给予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从财政支持来实现融合教育。要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的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学前阶段特殊学生的免费教育。政府应努力健全和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结合民政、医疗、教育、残联、财政等部门合力构建0-3岁幼儿保健、筛查、评估、医疗等多方面的合作体系,打破信息壁垒,抓住儿童最佳干预与康复期。此外,特殊儿童16岁后的就业安置也需地方教育、民政和残联等部门积极为其搭建平台。

  最后,要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民关心特殊儿童教育的良好氛围。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是不同社会主体相互建构的结果,需要家长、政府、教师、社会其他人员的参与。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工作和协调机构,加大对特殊教育的宣传,为特殊教育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及就业融入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与环境。积极发展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从观念、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呼吁人们对特殊儿童及家庭给予更多关爱,更多理解。

  (作者高美琴系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委员、全国妇联执委)

为您推荐

温州市电化教育馆、温州市教育信息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

2025-08-30 08:18

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12月3

2025-08-30 08:16

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成为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国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

2025-08-29 08:19

研究生培养如何强化过程管理

  近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退博士研究生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

2025-08-29 08:16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我们应该去赞美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我们中国人更快的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供您查阅。

2025-08-29 08:15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答题注意事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人事部共同组织,包括如下四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

2025-08-29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