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思政工作的三种力量

更新时间:2025-08-26 09:52:01作者:王怀民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因素很多,教育者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构成三股无形内力。学识魅力是教育之基,人格魅力是教育之魂,社会影响力是教育之增强剂。

  学识魅力

  学识魅力体现为教育者的才气、灵气,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学识即学问和见识,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育艺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知识、学识、见识是必备的学养,无论哪个因素起作用,只要达到让受教育者口服、心服、信服或者佩服的地步,就具备达到教育实效的基础。

  学习是增加学识魅力的基本途径。任何一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阅读、观摩、练习、模仿、实践等都是学习进而提升技能的途径,是动眼、动脑、动手的综合运动。一位33年教龄的历史老师讲授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老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这位历史老师所说的一生实际上指的是一生都在历练、学习、思考,课程讲授成功是一生历练的自然产出而已。

  学习更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古人强调“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强调学无止尽因而是永恒的过程。当今时代,技术发明、知识发展、信息更新进入日新月异的态势,一年不学习就会被时代的车轮甩下,一月不学习甚至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

  学识魅力的提高需要社会实践的历练。实践作为客观存在的活动,具有选择性、能动性、发展性,人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入,随着实践的进步而进步。学识魅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恩格斯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一个人知识的积累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是量的增加。而实践检验是把知识变为见识的重要步骤,是知识厚度的加强。

  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体现为教育者的品行、德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动力。德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标准,也是一个人取信社会的高标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有效地把教育内容“植入”受教育者的思维系统。

  从客观因素看,受教育者内在的呼唤和需求是激活动力系统的决定因素,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教育对象的被动需求变成主动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主观因素看,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信任和接纳也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所宣传的思想观点的接纳和拒绝。少情多理,比较生硬,不贴近生活,教育的口吻较多。情理交融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

  教育者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内在的吸引力,也体现在外在的吸引力。受教育者心理上接受了教育者,往往意味着教育者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正确和错误、文雅和粗俗、高尚和卑贱都会被接纳。不信赖容易产生抗逆性,即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抗拒和阻逆,相当于在教育者的所有言行之前竖立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从而排斥、抵触教育者的一切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真切关爱是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有力支撑。爱心是教育者最基本也是崇高的道德,爱心是尊重的源泉,也是耐心的源泉。

  对有爱心支撑的教师来说,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伟业;对不是靠爱心支撑的教师来说,教育是谋生的手段,是安身立命的职业。

  爱心意味着对受教育者一切偏离正轨的思想、行为最大程度的理解、包容和接纳,意味着教育者愿意为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回归正轨而不厌其烦地帮扶,意味着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做精致、做完美。

  对规则的遵守是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又一保证。遵守规则是保证教育公平公正的基础。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和道德,是教育者言行一致的基础,是给受教育者树立良好标杆的基本规范。

  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表现为教育者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教育者对他人价值观的选择、群体行为走向产生改变的能力。

  教育者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在其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的树立与引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中国崭新形象的展示与国际交流融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与促进等方面。

  优秀社会典范的言行可以引领社会积极风潮,负面社会典型则可以成为时代的警示器。在优秀的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如吃苦耐劳、艰苦朴素、锲而不舍、勇于革新等精神。

  优秀的人,身上总有一股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失败、不排斥竞争、不僵化守旧等气质。优秀的人,具备做教育者的当然属性。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叙说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不成功人士所说的正确的话不会有人喝彩,成功人士所说的任何话都可能引发人们的思索。

  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赢者,才会拥有话语权,才会拥有提供心灵鸡汤的资格,才会拥有改变社会风尚的资格,才会拥有被人倾听、被人模仿、被人复制的效应。

  教育者不能奢望都成为大赢者,但可以努力成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如爱学习、爱学生、爱帮人等等,并让自身的优秀品质去影响、感染教育对象,从而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为您推荐

温州市电化教育馆、温州市教育信息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

2025-08-30 08:18

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12月3

2025-08-30 08:16

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成为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国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

2025-08-29 08:19

研究生培养如何强化过程管理

  近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退博士研究生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

2025-08-29 08:16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我们应该去赞美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我们中国人更快的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供您查阅。

2025-08-29 08:15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答题注意事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人事部共同组织,包括如下四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

2025-08-29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