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通过微信搭建跨学科学术讨论平台―

更新时间:2025-08-26 09:18:02作者:赵婀娜 张文潇

  “这就是我所构建的磷循环模型,但我觉得它还很不全面……”

  “或许,我能为你解释磷在地表的化学反应过程……”

  “土壤环境对磷循环也有重要影响……”

  “我觉得你的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可能会有些应用……”

  香气氤氲的清华校园咖啡馆,几位学生的切磋渐入佳境。这是一场名为“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建模”的学术讨论活动,发起者是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张杰,其他参与者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对他们而言,这类由学生自主发起,跨专业、跨学院,在咖啡馆内举行的学术“微”讨论,新鲜感十足。

  这些素未谋面的学生如何聚到了一起?原来,这依托于一个名叫“微沙龙”的微信公众号。

  “微沙龙”已开展了1000多场,覆盖清华所有院系,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微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一种新型学术讨论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相约在校内咖啡馆展开讨论。“微沙龙”无需为活动经费而苦恼—你讨论、“我”买单—学校承担相关费用。而且,“微沙龙”特别鼓励跨学科交流,旨在促进不同思想间的碰撞,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啥叫“微沙龙”?首先,每场讨论的规模不大—为保证讨论的充分性,参与人数被限制在3—10人之间;其次,活动信息的发布与学术伙伴的征集,都基于微信平台。

  半年时间,“微沙龙”在清华已开展了1000多场,师生累计参与4000余人次。目前,“微沙龙”覆盖了清华所有院系,平均每一小时就有一场“微沙龙”被发起,其中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说起“微沙龙”的由来,还得回到一年前。

  2014年1月,几名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学生偶然聊到一个问题:当前的学术讨论活动基本由院系组织,时间、人力、资金消耗高,且存在院系隔阂。

  “不同学科的跨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促进思维碰撞,增强学术创新能力。”电机系研究生贾龙说。

  “我们应该形成更灵活的交流机制,为同学们搭建便利的交流平台,降低学术讨论成本。”化学系研究生李治补充。

  “新平台怎样才能实现?”有同学问。电机系研究生吴锦鹏提出,“或许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寻觅学术伙伴,进行活动预约,并在线下开展学术讨论。”大家眼前一亮,一拍即合。令他们振奋的是,这个好主意得到了学校研工部老师的支持,“你们大胆去做,我们提供资金。”今年5月,他们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线上发议题、找伙伴,线下面对面讨论,是对学术交流模式的一次创新

  “微沙龙”怎么玩?在线上发布讨论主题,寻找学术伙伴;在线下跨学科面对面交流,扩展视野,激发创新。有同学打趣,“微沙龙”开创了全新的学术讨论“O2O(Online to Offline,由线上到线下)模式”。

  “传统方式寻找到的学术伙伴,往往都是自己熟悉且研究方向相近的人。对比而言,在微信上发起讨论,院系内外,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到,能最大限度地寻找‘合伙人’。这是对传统方式的超越。”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刘世生对这种模式充分肯定。

  “当然,线下面对面的学术讨论也非常重要。”刘老师补充,“毕竟,非面对面的交流难以传达文字背后人对信息的理解,而面对面讨论能使参与者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热烈的讨论气氛还能营造愉悦的交流环境,使相对枯燥的学术探讨变得更有趣。”

  在不少老师看来,“微沙龙”的“O2O模式”,是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一次创新。它降低了跨学科交流的门槛,使每一个潜在参与者都置身于一个公开的学术网络中,有助于师生成长。

  经过几个月试行,“微沙龙”逐渐成为清华学生的热门公众号。

  “很多时候,我们萌发一个学术想法,由于个人视野狭窄、资源有限,往往很难实践,因此需要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为我们提供帮助。”新闻学院研究生欧阳春雪感叹。“微沙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美术学院同学敖梦星很高兴有这么一种形式,“每次来参加活动总会有一些惊喜,让我不断接受新知识,领略学术的魅力。”

  “学科交叉是当前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少重大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是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产生的。”计算机系教师张小平对此深有体会,“国外高校中的跨学科交流已经很充分、成熟,相比之下,在国内高校还不太普遍”。

  学术志趣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清华大学近期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了激发学术志趣的重要性,“微沙龙”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有益尝试。“喝着香醇的咖啡,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进行学术交流,让我感到自己的研究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地学中心的研究生段苏芩说。

  曾有人说,剑桥大学的免费下午茶“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偶然产生的创意催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们期待‘微沙龙’能够成为清华园里的一方沃土,为大学注入活力,给大家带来惊喜。”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为您推荐

温州市电化教育馆、温州市教育信息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

2025-08-30 08:18

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12月3

2025-08-30 08:16

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成为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国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

2025-08-29 08:19

研究生培养如何强化过程管理

  近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退博士研究生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

2025-08-29 08:16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我们应该去赞美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我们中国人更快的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供您查阅。

2025-08-29 08:15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答题注意事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人事部共同组织,包括如下四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

2025-08-29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