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新基建夯实教育体系数字底座

更新时间:2025-08-26 03:59:02作者:未知作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021年2月,经中央编办批准,教育部将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进一步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统筹管理职能。

聚焦教育新基建、“双减”落地、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教育信息化重要议题,今年以来,教育部一方面抓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指导落实各项工作,推进“教育”,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有到优: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师徐丽莉在学校智能教室上课的第二年。

第一次走进智能教室,当最新的智能电子白板和大大小小的屏幕映入眼帘时,徐丽莉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一下收到了140余条点赞、评论,不少教师留言“高大上的教室”。数字校园的建设在许多高校已成为现实。继《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出台后,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为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提升给出了指引。三份规范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教育改革发展。高质量完成“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86.2%的学校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已基本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得到深化部署,如何推进教育新基建建设,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底座?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6个方面,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从侧重“硬”基础的传统基建到强调“硬”基础的教育新基建,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砥认为:“新基建将对教育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从点到面:扩大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

靠着一根网线,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第一小学的学生和西坪小学、甘岔教学点的学生成了“同学”。

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西坪小学和甘岔教学点都面临着学生人数少,英语、音乐教师缺乏的难题。如今,通过“三个课堂”建设,3所学校实现了远程同步授课,学生也享受到了更为优质的资源。

2018年以来,教育部协调指导宁夏“教育”示范区建设,为缓解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难题,宁夏大力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普及。截至目前,全区实现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全覆盖,3年来累计开课近40万节,惠及全区三分之一学生。

这只是这场扩充优质资源、提升供给质量行动的缩影。据统计,全国有近4.7万所学校通过“三个课堂”,有效弥合了区域、城乡、校际数字鸿沟,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拆掉大学的围墙,让优质资源在线流转起来——

2019年、2020年连续召开中国慕课大会和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中国慕课大会北京宣言和世界慕课大会北京宣言,发起成立世界慕课联盟,推动在线教育发展。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当下的教育,也在重塑着未来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合作搭建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探索由学校供给的课后辅导服务新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在线学习需求……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互补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成了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中首批认定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从热点到难点:加强服务和组织保障能力

“老师对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心中都有数,教得也轻松。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江西省南昌市湾里五小校长刘成长介绍,依托“赣教云”平台,师生们明显感受到了“智慧作业”带来的改变。

“双减”后,如何满足学生、家长对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提质增效高要求?像江西一样,教育信息化正成为支撑“双减”落地的重要力量。

围绕“双减”落地、教育APP治理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信息化正成为重要的破题之道。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呈现出总体平稳、偶有散发的态势。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中小学转入线上教学,借助空中课堂等“互联网+教育”平台,有力保障了学校“停课不停学”。

以学校为单位建设的传统信息化局面,呈现出“小而杂”的特点,容易带来大量重复建设和数据孤岛等现象。聚焦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教育部累计为300多个地方提供超3亿次数据共享服务。此外,教育部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基本实现了各系统教育基础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作为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举办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整体统筹,教育部正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加快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文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14日,记者 梁丹。原标题:新基建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数字底座——教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之二


为您推荐

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集中研修阶段)圆满结束―

  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集中研修阶段)自7月7日启动,至8月

2025-08-30 08:13

教育部 确保各地高考录取率不降低 缩小省际差距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

2025-08-30 08:12

教育部 强调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

  为更好地发挥高考加分的积极导向作用,切实纠正加分政策执行被异化以及资格造假等突出问题,201

2025-08-30 08:03

失业金可以领几个月?失业金最长期限是多少?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的一项重要的保险。为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补贴。那么失业金领取的期限是多少呢?因为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缴费的失业保险的费用也不同,导致各地失业金待遇津贴不同,我们以北京为例来看一下:(一)累计缴费时

2025-08-29 08:14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提出“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指导,优化资源配置,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确保实现&

2025-08-29 08:08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 从严要求 全力保障 高考安全平稳举行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比去年增加7万。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2025-08-29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