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更新时间:2025-08-26 00:19:02作者:未知作者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目前,烟台市12个县市区为义务教育段学生配发了免费学生装,1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年底所有县市区都有望通过教育部验收。烟台市教育信息化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工程,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个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被省教育厅列为省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同时,建立健全对家庭困难学生的救助体系,每年发放资助资金近2亿元,惠及学生10万多人,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多地惠及到全市广大师生。
小平房摇身变成省标准化学校
如果按照“百度地图”搜寻,芝罘区军民小学还被定位在1966年建成的一排小平房校园。然而,实地到访才发现,在离“小平房”不到100米的距离外,一座占地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按照省标准化建设的新校园已经拔地而起。
“新校舍是2013年10月动工,去年9月份投入使用,全部按照省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校园规划、建筑用地、教学、办公和生活用房基本达标。”谈到新校舍的建设,军民小学校长山其红感慨颇多,“以前的学校都是平房,每个年级只能容纳一个班级,而且学生没有足够的课外活动场所,新校舍建成后,我们配备了微机室、书法室、陶艺室、美术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十多个专业课堂,可充分满足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山其红说,目前学校的操场正在建设中,跑道材质为塑胶,可以满足雨后使用,操场计划安装乒乓球台、单杠、平梯、肋木等体育器械满足教学需求。此外,学校还争取17万资金进行校园绿化,目前已绿化面积970平方米,按现有人数生均3.5平方米。
相比起旧校舍教室里尘土、粉末飞扬的场景,如今的新教学楼显得格外明亮。新军民小学投资40万为每个普通教室配备了二代设施,具有电子黑板、电子白板、大小屏互动、课堂录播等六大功能。专用教室建设坚持高质量,器材配备齐全,注重各室文化建设,规范各室使用管理。
80%农村学校告别“土炉子”
军民小学的“蝶变”只是我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烟台着力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2014年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列入政府为民服务实事,建设校舍,改造旱厕,建设食堂,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近年实施的教育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实现为中小学生免费热水热饭服务,80%的农村学校告别了“土炉子”取暖方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今年,将继续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争取到年底建设项目开工率达到90%。继续对县市区标准化学校建设进行评估验收,督促县市区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即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启动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按照我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均衡教育资源,500余教师轮岗
除了校舍建设等硬件配备外,全市在教师资源等方面也不断进行均衡调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去年共补充教师1031名,有71.5%的新补充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县域内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年内全市共有500余名教师参加了轮岗交流工作;开展薄弱县支教工作,选派10名短缺学科教师支援长岛偏远海岛。
烟台市教育局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校车运营管理,扩大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集中定点采购范围,继续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重点向农村和偏远学校倾斜。2014年,烟台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第二批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8个试验区之一,年底又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市,2015年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手段。在2014年全市有12个县市区为义务教育段学生提供免费校服的基础上,继续做好2015年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统一着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