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1
-
2025-10-11
-
2025-10-14
-
2025-08-18
-
2025-08-19
更新时间:2025-10-15 12:55:17作者:互联网早读啦
2025-09-11
2025-10-11
2025-10-14
2025-08-18
2025-08-19
关注心理问题的名言名句?有关心理健康的名言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它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都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变化。
★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人的心理是由环境、意识等因素造成的,是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人的心理是由意识和感知觉两种形式决定的。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活动受主观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人们的精神活动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情绪活动受到内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对一个人来说,精神运动对心理活动的制约作用比物质活动更重要。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常常将自己当作一个无知的、愚昧者;而对别人的感情则往往只是一种感觉或观念。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思维视为一种概念,认为自己的思想就是他人所说的话,因而认为自己就是别人所说的“事实”。
★心理学家把个人的生活经验归结到某种意义上,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心理分析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过程。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活动及其表现的形式和规律,也包括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生理机能。
※心理活动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心理现象的内部联系性,即存在于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具有内部联系性;二是心理现象的外部联系性,也就是心理活动具有外部联系性。
▲从本质而言,心理是一个有机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
★在人类的早期,人类由于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不熟悉而对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牢固,因而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心理习惯,从而导致了性格上的差异。这些特点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己,也无法对待自己所处的地位、角色和利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心理活动的复杂化,人们开始注意自我认识、评价自己,并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心理的特征是复杂多样性的,但同一类型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各种人格特征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形成的。
★心理现象的不同种类,其发展也不同。根据个体的发展水平、年龄、智力结构和能力特征不同,心理现象可分为三类:
√认知障碍——指儿童阶段和少年期的神经症样症状;思维障碍,又称抽象思维障碍;判断问题和推理问题;意志缺乏。
√道德缺陷——是儿童阶段和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普遍性的问题;自卑丧失。 ★心理活动是社会性的、社会性的,而非个人行为的。
√心理活动是个人行为的基础,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前提,心理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部联系。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是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的心理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以人为中心,对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主体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人类;(2)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性(即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不稳定性);(3)具有较强的可变性或可测性;(4)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实验研究法和观察研究法。
→实验法: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方法获得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观察法:通过收集与被试的言语交流、操作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心理活动的观察。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的身体素质及行为特征;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心理活动的规律与变化。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录音机、计算机等各种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1)揭示心理活动中内省机制的作用;(2)了解和探讨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3)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心理问题提供依据;(4)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帮助研究有关的实际问题;(5)为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6)为进行心理研究创造条件。